/资讯中心/趋势研究/民营银行高管眼中的国内互联网银行发展近况

民营银行高管眼中的国内互联网银行发展近况

发布时间:2016-04-06 分类:趋势研究

微众银行:践行普惠金融

作为中国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的微众银行,自2015年5月份以来,陆续推出微粒贷、微众银行APP、微车贷等产品,以个人贷款和大众理财为主的普惠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基本成型,目前个人客户数已超过600万。

记者:作为中国首家开业的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为何会选择聚焦在普惠金融方面?

李南青:让更加广大的老百姓和小微企业分享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红利,更加便捷的享受金融服务,既是微众银行设立的初衷和方向,同时也是我们经过反复的市场调研、依据市场发展预测、自身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判断所确定的业务定位。事实上,早在2005年,联合国就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概念:以可负担的成本前提下,及时有效地为社会各阶层的群体提供所需要的金融服务。我国政府更是一再强调把服务最广大民众,不断提高民生质量作为社会进步的最终目标。由于历史和宏观的原因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银行由于实体网点不足,外加风险管理及成本因素,传统银行服务难以完全覆盖中低收入客群和微小企业,这必然就催生了,普惠金融和我们这样的互联网银行。

2015年5月,微众银行正式上线具有非常鲜明“普惠”特色的小额消费信贷产品“微粒贷”,开始进军普惠金融领域。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微粒贷”主动授信已经超过3000万人,累计发放贷款超过200亿元。70%的提款客户为大专以下学历,71%的用户为制造业、蓝领服务业等客户群体,提款客户覆盖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54座城市,由此可见,“普惠”不但初见端倪,而且已实实在在落地生根。

记者:互联网银行创新需要具有哪些思维?微众银行的主要盈利模式是什么?

李南青:互联网银行创新要基于“互联网+”思维。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视察微众银行时指出,微众银行是国家批准成立的第一家互联网银行,希望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杀出一条路来,给普惠金融发展提供经验。

以微众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很多创新玩法。在2015年5月份推出微粒贷之后,2015年9月,微众银行基于“互联网+”思维推出了联合贷款模式,与一批中小商业银行开展联合贷款,充分发挥了这些中小商业银行的存量资金优势,共同向个人和微企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与微众银行签约的中小商业银行已经超过20家,其中有十多家已经有实际业务发生。目前每日新发放的“微粒贷”贷款中,大约80%的贷款资金由合作银行提供。预计未来联合贷款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成为“微粒贷”产品服务普惠金融的主要方式。

另外,微众银行和国内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商合作,用金融推进“互联网+”。微众银行更多是在建一个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普惠金融生态圈。微众银行的核心使命是连接大众客户、微小企业和合作金融机构。其盈利模式也不再依赖传统的存贷利差,而是主要来自于与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成果分享。

记者:金融的核心是风险管理,微众银行如何在互联网海量和高并发交易背景下管控好相关业务风险?

李南青:我们在传统风控手段的基础上,引入神经网络、决策树和机器学习等国外新型风险识别模型和算法技术,陆续建立起基于社交、行为数据与人行征信、商户授信等有机结合的多维反欺诈等系列人脸识别、追踪、防控模型,并在模型中注重运用消费、社交行为等动态数据以及通过文字和图片解析的非结构化数据,实现了基于大数据的风险模型构建。

微众银行的做法其实很好理解:互联网金融最大的风险其实在于诚信风险。一方面,微众银行本身主打的是小额贷款,其风险本身已控制在一定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动态对借款人进行综合评估,又将风险锁定在更加可控的范围内。

记者:科技支撑对于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是比较关键的, 微众银行在构建科技体系方面主要基于什么思路?

李南青:微众银行有幸成为国内首家建成“去IOE”科技架构的银行。我们确定的去IOE的方向,不仅符合国家战略方向,而且是我们从长远战略和节约成本角度,希望能够研发出新一代的银行的信息技术(IT)架构,而这个IT架构很重要的基础就是需要基于我们国内本土的科研力量,来主导整个银行IT系统的设计、研发、实施以及运维。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走这条技术路径?首先,我们作为一家创新型的银行,我们核心的技术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是不可能做到创新的。所以,自主可控是一个很重要的大前提。

另一方面,我们也是一家基于互联网来搭建的金融服务平台,需要有一个非常灵活的具备伸缩性的平台,来支持我们业务的发展。

此外,微众银行本身的定位就是要做普惠金融,所以我们在成本结构上必须具备优势。

浙江网商银行:产品与服务嵌入交易场景

2月29日,网商银行官方微博公布了开业8个月成绩单:小微企业客户数量突破了80万家,累计提供信贷资金450亿元。数据表明,网商银行开业8个多月以来,已在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探索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记者:网商银行作为一家纯线上的互联网银行,请您谈谈网商银行的主要特点:

俞胜法:网商银行在经营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没有物理网点。我们不设物理网点,也不进行现金业务。

2、平台化。开业之初我们就定了一个目标,5年之内要服务一千万家小微企业,这么大量的客户仅仅依靠我们自身的力量、仅仅依靠我们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和同业、和所有金融机构保持密切的合作,也希望通过平台化的思路把怎样更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理念传输给社会。平台化意味着需要纳入更多交易的场景,真正搭建起用户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一座桥梁。

3、网商银行所有交易完全是场景化。事实上我们是把所有产品和服务嵌入客户交易场景里边,特别是在阿里电商平台上,同时也包括外部一些商业平台。所以我们现在有包括淘宝、天猫、淘宝天猫卖家在内的很多客户端,另外与外部商业平台都在进行合作。

我们实现交易场景化以后,有些客户在不同交易场景里都会用到我们的产品,所以客户需要在各种场景里切换。通过使用我们独立的APP,届时这些客户就不需要各种场景来回切换了。我们将为客户提供统一的入口,这样能方便客户,提高客户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客户体验。

记者:网商银行开业8个多月以来,经营效益怎么样?贷款有没有出现不良?

俞胜法:我们开业的时候就定了一个目标,5年之内服务一千万家微型企业或者创业企业,这是我们唯一对外公布的中长期目标。我们现在不追求规模,也不追求效益。但是我想通过我们5年的努力之后达到服务一千万客户。这一千万客户会对这家银行的规模、效益都有很好的支撑。至少目前为止没有(规模、效益)这方面的考虑。

网商银行整个不良贷款率非常低,现在不到1%。但不良率低有几个原因:第一我们才经营8个月,应该说客户的风险还没有完全反映出来,因为我们对客户风险判断也需要有一个周期,有些可能没到还款期,无法反映出来。第二我们对风险概念有一个容忍度。我们觉得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客户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经济下行周期里,企业的经营环境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我们的风险容忍度可能会高一些。另外我们看待风险主要是看客户的生命周期,比如网商银行进入一个新的客群可能风险比较高,一定时期之后,通过对市场、客群的了解,风险可能就会降下来。所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容忍度,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客群也有不同的风险偏好、不同的政策。

记者:据了解,网商银行先后推出了淘宝天猫贷、流量贷、口碑贷、旺农贷等信贷产品,哪个占比较高?

俞胜法:现在阿里体系内商户的贷款,占比最高,下一步我们有两个方向:拓展外部的商业平台。比如跟金蝶软件合作,该公司为很多小微企业提供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其服务对象也是我们银行的服务对象。我们服务“大B”,再让他们服务“小B”,让他们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把我们的金融服务附加上去,不断拓展外部的商业场景、商业平台。

另外农村市场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但农村市场需要逐步了解的过程,因为目前我们风险管控主要依靠不断积累的大数据。通过不断在我们系统和平台里留存客户交易数据、信用记录,我相信两三年以后这些客户就完全不需要线下渠道了,可能只需要用大数据就可以覆盖到,但是这条路可能比较长。希望我们的农村金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真正把这块业务做起来。

记者:网商银行基于场景设计,已经先后推出了多种信贷产品。对于场景设计,有哪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分享?

俞胜法:经验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所有的金融服务要和场景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客户,加深对客户行为的了解,有助于提高银行的风控能力。二是,风险管控应该是多样的。目前银行管控风险主要依靠人力、技术手段、模型等,这几方面都应该结合起来。银行风控应该形成行业的力量,因此同业合作有较大空间。三是,银行应该体现差异化,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者:网商银行的开户问题进展怎么样?对政策有何期待?

俞胜法:我们觉得账户问题,对一家银行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的东西,可以说是银行的“基础设施”。因为受到现在监管的限制,我们还不能大量开立个人账户,这对我们开展业务还是有影响的。比如我们要提供把一些企业和金融机构相连接的服务就会受到较大影响。监管部门也提出来,利用生物设备技术作为我们对客户进行身份核实的辅助手段。考虑到人脸识别设备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希望人民银行对我们这类银行技术在可行的情况下允许先行先试。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银行业监管体系。现在问题是这套监管体系如何适应新的环境,这对监管部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另外,监管部门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在支持方面,应该有一些差异化的政策。商业银行要实现特色化经营,监管方面也应该有一些差异化的政策。

记者:考虑到没有实体网点,网商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哪些渠道?

俞胜法:账户问题没有解决,当然在存款上可能带来一些影响,但是我们这家银行不会把吸收存款作为很重要的任务,那么银行资金哪里来?第一依靠自有资金,比如资本金等。第二做资产证券化,现在正在打通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我们不会持有大量的资产,希望将大多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推向社会。第三加入银行间资金市场,也会和同业做一些合作,吸收银行的同业存款,和同业做拆借业务。另外我们会走平台化路。我们把客户吸引进来,然后把这个需求推送给其他同业,由它们直接放款也可以。